| 网站首页 | 周易天地 | 易学命理 | 下载中心 | 图片中心 | 在线算命论坛 | 
最新公告:

  没有公告

  切换到繁體中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元亨利贞网 >> 易学命理 >> 六爻筮法 >> 六爻秘技 >> 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
频道导航
专题栏目  
最新推荐  
相关文章  
《黄金策》
《易隐》
火珠林
易冒
异生缘虽好  不可弃糟糠…
持财无福路坎坷  南柯醒来是…
三刑入卦中  慎防入牢笼…
福来财盈盈  祸至灾连连…
官持勾陈鬼入库  夫君正受牢…
相夫遭遇拦路虎  生离死别三…
广告位置  
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
文章信息 
宏微心易(下) 【字体: 】      ★★★★
宏微心易(下)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网络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5-8-21 22:16:06
特别推荐:在线免费算命论坛(注册后发贴即可免费在线求测)
  <2>从材料到飞跃
  这也是一种心路,先摆材料,以无心待之,然后再形成一种突变式飞跃式的感应升华,产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乃至判断。
  香港电视《巨人》中有一个场面,柯正的母亲打开了煤气开头,悦言和陈珍两人准备离开房间。空气中逐渐弥漫煤气,阿正的母亲又不断地打着打火机——这场面构成了一组组元件,按这些元件推理,将是突变式的判断——爆炸,这时的意识感应将出现飞跃——爆炸,而后来果然爆炸了。
  在电影中常运用“蒙太奇”的艺术表现方法,它将许多不同的镜头剪辑,组合起来,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,产生连贯,呼应,悬念,对比,暗示,联想等作用,形成各个有组织片段和场面,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,运用这一技法有助于充分揭示画面的内在涵义,比如在银幕中同时出现四个场面,希特勒在声嘶力竭地鼓动,几千架飞机在列队飞行,在扔炸弹,大地上无数坦克在隆隆行进,老百姓在扶老携幼逃难——通过这一组蒙太奇镜头,观众的感应马上得出——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。
  虽然没能明写,但感应会立即升位,上升到蒙太奇所应表现的那个主题。
  八卦也是一门艺术,也同样有蒙太奇的表现方式。艺术都是相通的,古诗中有不少这样表现方式,同样有助于我们对卦表现原理的理解。如元朝马致远的小令一秋思。“枯膝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。
  寥寥二十多字,构勒出几组画面,这是诗的蒙太奇,作者把秋天黄昏的几种富有典型性的景物剪辑在一起,表现出秋晚萧瑟影象,很好地表现出旅人的凄苦心情,而此正是作品的主题所在。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场面,但感应的升华却可以准确地体验到这种意境。
  而我们摇出的六爻,上下两个卦,六个爻位的不同元件,这些各自的画面不也是蒙太奇么!每个卦都是特有的剪辑和组合……
  卦例:戌年巳月癸丑日,肖女士问其子出差在外何时回来?
  白虎 官鬼 X 酉金      寅木
  腾蛇 父母 、、亥水(破)
  勾陈 妻财 、、丑土  世  伏午火子孙
  朱雀 官鬼 、 酉金
  青龙 父母 、 亥水 (破)
  玄武 妻财 、、丑土  应
  五爻为路,二爻为倒五爻,也是路,只见路上有两辆破车(父爻马星月破)上卦坤为大车,用神子孙的午爻正是在上卦,从外而内,即表示已回来,在回来的路上大车(坤)而为毁(兑),下卦巽也为车,正好两个父爻都在路上,于是对撞而破。六爻表示上层领导,带官鬼白虎动,主血光之灾。亥为北,在北方肇事。由以上之散件一组装,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出了车祸,车毁人伤亡。上爻酉值月令无气之地,临官虎动,白虎临酉为虎临门,主出行不吉,伤折人口,故为主要上级死亡,而用神子孙午火伏于丑之下,绝于日又受日之害所以也受重伤。幸午与太岁合,又在月令旺气,尚有救星,故此妇之儿虽重伤不至于死。事实果然,一行五人驾车在河南(为江西武宁之北方),归途中翻车,场部书记死亡,其妇之子与其余几人皆重伤。
  在一个卦中,会出现许多元件,提供许多信息——尤其是你掌握了卦技二十法(更不要说还有后面的三十多妙法了)以后,能发现可供翻译的密码也大量增多了——但这还只是一大堆的材料,当你把这许多材料艺术性地组织,连缀以后,会形成一个新的画面,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感应的升华,一种飞跃,跃跳路式的感觉。
  飞跃的产生往往借助于一种契机,在连续紧张的探索以后,静态休息中断一段时间,形已止而神之惯性在空洞中向前上方飞驰,而后产生一种新的感知和意识,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。
  <一分钟回顾>
  在本法中,您学习到——
  1、断卦的两种基本思路:宏至微,微至宏。
  2、要从尽可能高的层次来看待、认识、把握卦。
  <思考与练习>
  1、感觉卦气是一种功力的表现,试问这种功力如何产生(或培养)?
  2、感觉与场有没有关系?(刘汶德)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版权申明 |

    Copyright © 2003-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