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网站首页 | 周易天地 | 易学命理 | 下载中心 | 图片中心 | 在线算命论坛 | 
最新公告:

  没有公告

  切换到繁體中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元亨利贞网 >> 周易天地 >> 易学相关 >> 周易与中医 >> 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
频道导航
专题栏目  
最新推荐  
相关文章  
易经商战案例:妙用人时空
天星与股市
周易预测股市中的时间因素
周易测市误差及其对策(下)
周易测市误差及其对策(上)
卦象测市80%成功案例
壬午年乙巳月股票预测卦例(6…
壬午年乙巳月股票预测卦例(5…
壬午年乙巳月股票预测卦例(4…
壬午年乙巳月股票预测卦例(3…
广告位置  
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
文章信息 
易医理论谈糖尿病(5) 【字体: 】      ★★★★
易医理论谈糖尿病(5)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网络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5-8-21 21:17:36
特别推荐: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(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)
  六、糖尿病的防与治   
  既然内环境因素和外环境因素及二者的相互作用,是造成人身体状况的主要因素;糖尿病是内、外环境中热邪结党造成的。那么,糖尿病的防与治,还须从优化内环境、改造外环境入手,在滋阴、抑刚,增强水湿、消弱热邪方面下功夫。
  (一)优化内环境的选抒。
  内环境的先天不足与山生时的时、空气场有关,出生时空的必然性与遗传基因有重要关系。从病例统计看,出生在春夏月的白天9—14点、19—21点,天气晴朗干燥时,糖尿病患病率较高;从四柱看,带有火克金、火生焦土、水弱枯,出生在晴朗干燥之时,糖尿病患病率最高。另外,出生在火旺土焦流年的夏月白天,晴天时,糖尿病患病率也较高。如果人们选择怀孕时间、或利用剖腹产选择出生时辰,尽量采用水火既济的时空生育子女,可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生育、避免子女潜伏下糖尿病的隐患。研习命理中发现,四柱中水火既济,自身阴阳平衡的人,抗病能力最强。
  (二)尽早发现内环境中的隐患:
  1.通过命理四柱提前发现糖尿病隐患(一般人都可以根据前文的命例特点和命学分析方法,验证自身的山环境)。2•根据身体变化,提前发现糖尿病隐患。一般有糖尿病隐患的人,脉洪、数、粗急,性急躁,体温偏高、恶热喜凉,饮多尿频,皮肤偏干燥、大便偏干、少有拉肚现象,免疫功能不足,机体中多见炎症。3.根据医疗器械的测定.提捉前发现糖尿病隐患。白血球指数高、多病弱,红血球指数偏高:血糖、尿糖常有 超出糖尿病隐患的人多数有饮食粗糙,爱食大油、大肉的习惯,男性酗酒者众多。应该改变饮食习惯,尽量饮食偏寒、辛凉性食物,如青茶。菠菜、茄子、芹菜、空心菜、黄瓜等;尽量减少饮食热温食物,如酒、羊肉、狗肉、肥猪肉等。尽量呼湿润、清凉之气,避免呼吸燥热混浊之气。有糖尿病隐患的人,多数性暴、急躁、感情易发,应尽量避免观看、听刺激性较强的事,理,减少闻刺激性较强的味,以避免激发不稳定的情绪,引起内分泌紊乱。
  气场感应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复杂过程,对于人体生命运动中的阴阳平街,起重要作用。人生活在宇宙气场中,犹如鱼生活在水中同样重要,不同的是气无形,水有形。水对鱼的作用容易理解,气对人的作用难以分析。中华古传统文化认为,宇宙间的自然万物(包括人)分两重性,一是有形的物象,一是作用物体变相的无形作用力。这种无形力量,大可作用宇宙的生成和日、月、星、辰的有序运动,中可作用人的生命运动:小可作用微小粒子的气与体的转化。人体与宇宙气场的物质交换也分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,饮食,观看、听、闻是有形的,气场感应是无形的。宇宙气场通过与人体气场相互感应对人的生命运动产生影响,成为人的生命源。宇宙间的自然万物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都是在气场感应中,进行着气生体、体化气的周期易变的生命运动。现代科学把气场称作场:气功界把气场称作气:周易把气场称作太极:道家把气场称作道:风水学中把气场称作风水:阴阳五行家又把气场称作阴阳五行演化场。宇宙在运转中不停地产生气场变化,在其影响下,太阳系在运转中不停地向地球发射能量源,使地球在运动中产生多种不同的气场。随着时间运行和空间的不断变化,地球上的气场分出阴阳五行,从而产生风、寒、湿、暑、跺、热。六气的相互作用,造就了有特性的地球万物。有糖尿病隐患的人,就是感应阴气不足,感应阳热、暑躁气有余。因此,有糖尿病隐患的人,宜吸收寒湿、凉之气,忌吸收暑、热、跺之气:练气功应吸北方、两北方之气。适宜中、酉、亥、子月、时练功,练功方位在单位环境中的坎、兑、乾位,宿住应在八卦方位的坎、兑、乾宫:风水场的六煞、延年之宫,禁忌离宫;五鬼火地。住宅应没在单位环境的坎、兑、乾们。宅基正负零点,不可高于周围建筑物。实践证明,有糖尿病隐患的人,宿住于正负零点孤高之宅,患病率最高;宿住于干燥、暴晒的室内,患病率高。
  饮食、呼吸、观看、听、闻是人体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方式,气场感应也是人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既定方式,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交换方式。所有病患者,都应该认真掌握自身气场的特性,根据自身需要调整生活、生存方式及生存空间,以求适六火自然的气场特性,以便利刚之,顺应之。
  (四)糖尿病的治疗。治疗糖尿病,疢以降低血糖、尿糖含量为准则。
  现代医学习惯于用消糖、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及补给胰岛素方法。祖国医学总以滋阴、润肾、肺、胃脾、肠为治疗总纲。实践证明二者兼用,根据临床症状,适时适量、适类用药疗效较好。
  治疗糖尿病的常见中药:知母、石膏、天花粉、葛根、麦冬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泽泻、茯苓、,沙苑子、黄连、地骨皮等(以上为滋阴药)。红花、赤芍、川芎、当归、玄参、丹皮、黄精(以上为凉血、活血药)。人参、鸡内金、熟地、生地、山药(以上为补气血药)。
  从总体上讲,糖尿病是肾、胃脾、肺全部热躁,造成三焦运化热躁形成的。但是具体分析病变,还须分清,哪一脏处于诱因热躁的主导地位,也就是发病本源:哪一脏病情表现严重。临床中根据本、表变化,辨证论治。如,肾虚,早有尿频史,应以补肾阴为主,须重甩知母、;生石膏、天花粉、葛根,五味子、山茱萸。如肺活量大、见炎症须重川地骨皮、败酱草、桔梗、丹皮、石膏。如脾胃结火,须重用黄连、鸡内金、玄参、知母、生石膏等。
  易、医理论中,都习惯于把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,临床治疗中还须根据各阶段的病情变化、辨证论治。糖尿病处于无症状期,或空腹检测,血糖≤13.9mmo1/L,也就是中医讲的阴衰阳盛期,应以预防和中药治疗为主,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、平稳降低血糖为准则。以滋阴为主,重用滋阴药;以凉血、活血为附,附用凉血、活血药。糖尿病处于症状明显阶段,空腹检测,血糖在13.9mmol/L一16.7mmol/L之间,也就是中医讲的阴亏阳亢阶段。应以中药为主,附用西药。中医用药,应以滋阴、固阴为土导,以凉血、活血为根本,两者齐用,不得偏重。糖尿病处下危险发展阶段,空腹检测血糖>16.7mmo1/L儿,也就是中医讲的阴阳双亏阶段,应以西药为主、中约为附。应以西约保持机体的营养供给和尽快的降低血糖含量,同时还要防治并发症的出现。应用中药,应以补气血为主,活血、凉血为附。另外发现并发症,也须对症加药。如眼底出血,可加夏枯草、决明子、菊花类。如见炎症,可加败酱草、野菊类:如心脏衰弱,可加酸枣仁、伯子仁类。如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胃脾肠的运化功能严重减弱,身由恶热逐渐变恶凉,气力衰弱严重。应停止使用中药。因中药入胃,经胃、肠,脾运化,提取梢味化滓液后,才能发挥效能。今胃、肠、脾已失去运化功能,再用中药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在此阶段应主用西药,以补给营养,保证气血活力为主。
  另外,民间一些偏方,对治疗糖尿病也有奇效。
  方一:菠草(北)方产,冬至一春分采)60-120g,鸡内金15g加水盐炖菜。常服可滋阴抑阳,凉血活血,降低血糖。当归15g,山药15g
  方解:菠菜性甘、冷,冬季、初齐的菠菜吸满地下、空中的寒冷之气,有滋阴作用。菠草含有叶绿栗、草酸、维生素A、B、C,并含铁,可利五脏、通血脉,下气调中、止渴、润肠。当归性味甘,辛、温,有补血、调经、活血止痛、润肠通便的功能。山药昧甘温,只有补肿益肾之功。鸡内金有除热止烦,滋阴活血功能。
  方二:犬花粉5g,葛根5g,地丹皮5g,菠菜很5g(北方产,冬至一齐分釆)以药代茶,期泡饮。身干燥重者,可适量加石膏,身无力者可去石膏,适量加当归、山药人参。滚开水冲泡,以药味浓为有效,约味无、水清淡为失效,可更换用药。用滚开水冲泡,每两大换药一次为宜;常饮用可滋明补气血,降低血糖。饮后增大活动量;增强身上的热量,可助疗效。
  七、结束语
  中华历史上,唐代的李虚中、宋代的徐子平发现了人的生命规律,与出生时的时、空气场有重要关系,—于是编制并且完善四柱命学,为此世人认识生命规律、预测生命运动中的现象,提出了理论和分析方法学。由于这一学说的高度抽象和理性的深奥,千百年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神秘学。社会进入当今的高科技阶段,这一学说的理性和运算方法,应该是容易理解和便于运算的。但是由于它的本来面目,被浓重迷信色彩所迷蒙,所以当今社会各种目的不同的人,对它争论不休:有的人盲目吹棒,棒得尽善尽美:有的人贬得它一钱不值;却很少有人认真研究、探讨它的价值。应该说,命理四柱学,因注重时间气场,忽略了空间气场,还有不完善的地方,但是它为人们认识自身的生命规律、疾病规律,还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学,人们应该用其理论和运算方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生命规律,糖尿病人也应该验证一下自己的疾病规律。真正掌握了自己的生命及疾病规律,对于养生防病,还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。
  上文提到的防治方法,完全在易,医理论启迪下,实践验证后经验之谈,其法简单易行,且无副作用。愿患病之人,自试其法,以感实效。方法广见其效时,笔者当心慰。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版权申明 |

    Copyright © 2003-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