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网站首页 | 周易天地 | 易学命理 | 下载中心 | 图片中心 | 在线算命论坛 | 
最新公告:

  没有公告

  切换到繁體中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元亨利贞网 >> 周易天地 >> 易学相关 >> 周易与佛学 >> 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
频道导航
专题栏目  
最新推荐  
相关文章  
谈“玄”(二
谈“玄”
易书推荐-易经杂说
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
浅谈《周易》与佛学
智旭对《周易.大过卦》的佛…
从《周易禅解》看三教关系
原人论-易佛之会通
就本体论特点看《周易》与《…
易的宇宙
广告位置  
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
文章信息 
借易说禅:说不可说之说 【字体: 】      ★★★★
借易说禅:说不可说之说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网络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5-8-20 20:52:30
特别推荐: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(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)
践上仍然有其意义,知识阶层—士大夫与禅僧相互唱和、乐此不疲,诸多禅僧参易与诸多易者参禅就是明证;同时,也正因为禅易会通是建立在易道与禅道相即互融的层面之上,在易学史上方才更见其学理的意义。
其二,借易说禅,禅易会通,是禅学与易学的良性互动,其中蕴含着值得总结和重视的文化规律。禅易会通、禅学与易学互动进步的重要机制,不仅推动了佛教的发展,也丰富了易学的理论宝库。突显了中国哲学善于中和、融会的特质。禅易会通的历史,是中国文化吸纳并融摄外来文化的缩影。对于我们今天分析处理中外文化思想交流提供了宝贵镜鉴。禅宗易学具有双重意义,在丰富了易学宝库的同时,也丰富了禅宗理论宝库。一方面,禅宗易学是禅宗与中国哲学深度会通的创造性产物。隋唐佛教宗派化背景下佛教中国化向纵深的发展,奠定了禅宗与易学血肉关联的基础。佛教在当时强势的发展,使得一般读书人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佛教思想的濡染,这种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心态对禅易会通多少会有推波助澜的功用。总之,禅宗和易学的深度会通,把禅宗和易学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极大地丰富了禅宗和易学的理论宝库。禅宗借助易理作为法门开示宗徒,使禅理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,成为中国文化血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;同时易理借助禅宗则扩大了自身的理论范围,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内涵,两者相得而益彰。
其三,借易说禅的禅宗易学是中国禅宗语言哲学的一种创新,是对言意之辩的深化,对今天哲学研究也有重要启示。所谓“如来四十九年说,未曾说着一字”,说明禅体验与语言之间具有深刻的矛盾。对此,可以借用熊伟的一段精辟议论: 
   “不可说”乃其“说”为“不可”已耳,非“不说”也。“可说”因须有“说”而始可;“不可说”亦须有“说”而始“不可”。宇宙永远是在“说”着。无非“它”“说”必须用“我”的身份始“说”得出,若由“它”自己的身份则“说”不出。故凡用“我”的身份来“说”者,皆“可说”;凡须由“它”自己的身份来“说”者,皆“不可说”。但此“不可说”亦即是“它”的“说”;“它”并非因其“不可说”而“不说”[xxii]。 
哲学家的天职就在于说不可说,哲学家注定要领受“不可说”的痛苦。而真正的哲学家就处于“不可说”和“可说”的转换层面上[xxiii]。哲学如此,禅学亦如此。“语亦说,默亦说,终日说而未尝说”;“终日说何曾说(传释者),终日闻何曾闻(受传释者)。所以释迦四十九年说,未曾说著一字”。一如维特根斯坦《逻辑哲学论》中说的“抽掉梯子”:“我的命题可以这样的说明:理解我的人当他通过这些命题根据这些命题越过时(他可以说在他爬上梯子后把梯子抛掉),终于知道这些命题是没有意义的”。当我们通过这些拳掌之说到达自由无碍的境界时,这些经教、说法都是没有意义的。这从终极的意义上说明了语言的工具性,是魏晋以来“言意之辨”的进一步深化。
无论是婉转的“说”,还是直接一些的“巧说”,不可说的东西,毕竟还是“说”了。但是,这种“说”与一般的平铺直叙相比较而言,则更具诗意与禅韵。强调“证悟”,是佛家的共识。原因在于人类一般认识工具和媒介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。必须寻找一种特殊的认识途径,“由迷转悟”,“转识成智”,领悟佛家的终极真理,达到主体与本体的冥合。但对此一问题,各家各宗有不同的方式。由慧能开始的南宗禅,以特有的敏锐把认识固有矛盾展开,便之趋向极端,自觉地从“第一义不可说”的悖论中脱离出来,别寻出路,提出“亲证”、“顿悟”之说,并充分重视了诗化的审美意识的认识论意义,从而推进了佛家排遣常人认识的认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[xxiv]。
   禅宗以其坚持“即心是佛”,“以心传心”、“不立文字”,“第一义不可说”,因而以更尖锐的形式,提出并深化了佛学特有的关于“静默”的认识问题。“第一义不可说”,是一个悖论。为逃出困境,禅宗采取了各种“应机接化”的方法,以及“公案”、机锋、棒喝等传释方式等等,都是对佛家“表诠法”与“遮诠法”认识理论的拓展和深化。而从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内在逻辑演变而言,逻辑思维、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在互斥中互补,这种必然的趋势在禅宗的展开过程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和最终实现。它在人类认识史上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和透显出的哲思妙慧,其中或许有与现代人的心智相通相融之处,对我们今天的哲学理论构建与探讨均不无启迪。正如萧捷父先生指出的那样,“认知与体知是什么关系?是相反、相斥的关系?还是互动、互补的关系?康德花了一生功夫,写出了三大批判,把理论理性、实践理性与审美直观三者的功能与作用范围,加以严格区分。于是,形而上学如何可能,不可说的东西如何能说,在西方,成为哲学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大问题。如果再扩大来想,近代以来人类哲学发展的大势,大体可以分为两条路线: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、实证主义与非理性主义,长期对立,得不到会通。”而禅宗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禅语言学,似乎就遮诠与表诠、无语与有语、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都得到了会通[xxv]。可以说,康德三大批判没有解决的问题,似乎在禅宗用直觉思维、诗性智慧与艺术语言得以解决。
历史上的禅宗大德,主张不立文字者,也往往不能真正脱却文字;主张不离文字者,并未真正执著于文字。而是遮诠与表诠的圆融、不立与不离的会通。如石头希迁禅师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原创性的思想家。他善于“坚持禅宗既‘不立文字’,又‘不离文字’的传统,善于把遮诠与表诠巧妙地结合起来。”[xxvi]可以说,不立文字、不离文字的主张都只不是一个口号、一个标志。禅是本离于言而终不离言的。问题不在于不立文字还是不离文字,而在于善用文字。总之,不论无字禅、圆相禅、卦象禅或文字禅,只要用之得宜,都是好方法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简介:刘泽亮,男,1964年生,哲学博士。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、宗教学研究所教授。著有《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》、《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》等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i]参见叶维廉《与作品对话--传释学初探》,《中国诗学》,三联书店1992年版。

[ii]《高僧传.鸠摩罗什传》,《大正藏》第50册2059卷0330a。

[iii]《五灯会元》卷一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10页。

[iv]参见萧捷父《吹沙纪程》,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,第162-165页。

[v]载《中国禅学》第1辑,中华书局2002年6月版。

[vi]《五灯会元》卷二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101页

[vii]《人天眼目》卷四,《禅宗语录辑要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,第891-892页。

[viii]《五灯会元》卷九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527页。

[ix] 《人天眼目》卷四,《禅宗语录辑要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,第892页

[x]《五灯会元》卷九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534页。

[xi]同上,第535页。

[xii] 《五冠了悟和尚与仰山立玄问玄答<lb n="0322b13"/>
》,人天眼目卷四,892。

[xiii] 《五灯会元》卷九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546页

[xiv]《五灯会元》卷三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129页。

[xv]同上,第139--140页。

[xvi]《五灯会元》卷二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69页。

[xvii]王仲尧《易学与佛教》,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,第300-301页。

[xviii]参潘雨廷《论临济宗的“四宾主”与“四照用”》,见《易与佛教易与老庄》,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;王仲尧《易学与佛教》,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

[xix]《五灯会元》卷五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285页。

[xx]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,苏渊雷点校本,中华书局1984年版,第1082页。

[xxi] 《中国禅宗史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,第332-337页。

[xxii] 《自由的真谛--熊伟文选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,1994年版,第33页

[xxiii] 同上。

[xxiv] 萧捷父《佛家证悟学说中的认识论问题》,《吹沙二集》,巴蜀书社,1999年版,第295页。

[xxv]萧捷父《吹沙纪程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8年版,第163-164页。

[xxvi]同上,第162页。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版权申明 |

    Copyright © 2003-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